颍江归自南昌

愁君远道迷风雨,邂逅忽随风雨归。
应为高堂念行李,却从渔父借蓑衣。
昆虫岁晚闭关早,鸿雁江寒接羽稀。
天地悭贤于子极,且须时命向荆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颍江归自南昌》是明代诗人孙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明朝弘治十五年,孙伟当时是江西清江人,字朝望,号鹭沙。他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担任过鹤庆知府,并且工于诗词,有《鹭沙集》传世。

孙伟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雨图。诗中的“愁君远道迷风雨”和“昆虫岁晚闭关早,鸿雁江寒接羽稀”,都体现了旅途中的艰难与萧瑟,而“应为高堂念行李,却从渔父借蓑衣”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无奈。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并不罕见,他们往往在仕途不顺或遭遇挫折时,会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忧愁和感慨。

《颍江归自南昌》的原文如下:

愁君远道迷风雨,邂逅忽随风雨归。
应为高堂念行李,却从渔父借蓑衣。
昆虫岁晚闭关早,鸿雁江寒接羽稀。
天地悭贤于子极,且须时命向荆扉。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孙伟的才情和胸襟,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一种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学的魅力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