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应吴太参二首 其一

谁挽天河四月翻,山云晓护使君轩。
蒲葵半亩青红湿,鸂鶒满塘黄浊喧。
塍溜暗添秧下水,庖烟远驻竹边村。
怒雷莫促乖龙急,枯槁惟宜霢霂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雨应吴太参二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孙伟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谁挽天河四月翻,山云晓护使君轩。
    蒲葵半亩青红湿,鸂鶒满塘黄浊喧。
    塍溜暗添秧下水,庖烟远驻竹边村。
    怒雷莫促乖龙急,枯槁惟宜霢霂恩。

  2. 诗歌译文:谁能够像天河水一样倾泻而下?山间的云雾在清晨保护着使君的府邸。半亩的蒲葵叶被雨水打得青红相间,池塘里鸂鶒的叫声与浑浊的水波相互交织。田埂上的水流悄悄地流入秧田,远处村庄的炊烟袅袅升起。不要催促那凶猛的雷声催促恶龙赶快行动,因为只有细雨才能滋润干燥的土地。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蒲葵”和“鸂鶒”等意象,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色,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活力的歌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4.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为庆祝某个特殊事件或者表达某种情感而创作的。由于缺乏更多的历史资料,具体创作背景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或夏季的一次降雨中创作的,那时的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观给诗人带来了深刻的感触,从而创作出了这首作品。

孙伟的《喜雨应吴太参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这首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