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兵部实夫乃正

青鸾飞去夜堂寒,身后身前万虑殚。
失口有时谈旧事,伤心何日到新安。
短床衾枕如相念,破釜糟糠不可餐。
莫羡上林花卉好,一春风雨坐凋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黄兵部实夫乃正》是明代诗人孙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介绍:孙绪,明代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诗艺和独到的文学见解受到后人赞誉。孙绪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以豪放、深沉著称,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2. 诗歌原文:《挽黄兵部实夫乃正》:青鸾飞去夜堂寒,身后身前万虑殚。失口有时谈旧事,伤心何日到新安。短床衾枕如相念,破釜糟糠不可餐。莫羡上林花卉好,一丘草木也同看。

  3. 诗歌赏析: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亡者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青鸾飞去”象征着离别或死亡的到来,而“身后身前万虑殚”则表达了深深的忧愁和无尽的忧虑。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剧色彩与哲理思考。

  4. 创作背景:孙绪创作此诗的具体时间不详,但根据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来看,这首作品应当是在其晚年所作。当时明朝的政治环境复杂,社会矛盾尖锐,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此诗,既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可能寄托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死哲学的探讨。

  5. 名家点评:孙绪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他的创作被后人多次引用和赞赏。一些研究明代文学的学者指出,孙绪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上都展现出较高的水平,是明代文人抒情写志的代表作品之一。

  6. 文化影响:作为明代的诗歌代表,孙绪的《挽黄兵部实夫乃正》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也在文化传承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也传递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内涵和社会观念。

孙绪的《挽黄兵部实夫乃正》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明代的文化传统和文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