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送江阴高少参舜穆

天末凉风,蒹葭秋水,归人独上兰舟。
正长空雨霁,残暑全收。
遥想澄江如练,碧山堂、水竹深幽。
堪乘兴,观澜小阁,曲枕书楼。
难留。
冥鸿天远,厌长安尘土,不似沧洲。
有大观亭子,海阔云浮。
惟念故人千里,同明月、相望夷犹。
知音少,如公有几,大雅风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凰台》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全诗如下:

凤去台空,龙沉渊寂,人间久无此声。当时歌舞地,冷烟残月,暮雨孤城。天涯何处,扁舟欲下、回首苍生。但伤心千古,凄凉楚些,悲风江上。
记得当年,珠帘绣幕,画角哀筝。何曾识得我?青云路上,白日心旌。如今憔悴,空余一曲新声。休教儿女辈,争先学凤、比翼飞鹏。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台的冷寂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凤凰台上吹箫送别的情景,寄托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并借古喻今,反思人生和社会的变化。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兼文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