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 寄秦都御史屿湖

徐孺亭边,滕王阁畔,旧识中丞开府。
燕雀春闲,鱼龙夜静,白昼满城箫鼓。
时看节钺临戎,宫墙较士,笑谈樽俎。
有邦人报道,十郡兵销,九江度虎。
望故园、宝泽楼成,琼恩堂启,轮奂翚飞百堵。
仰荷皇恩,钦承帝敕,经画有烦地主。
庐阜风烟,灵峰云气,壮观大江今古。
今非才遭际,合家岂堪霖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秦楼·寄秦都御史屿湖》是一首由明代诗人夏言创作的古风诗词,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夏言(1482年—1548年),字公谨,号少湖,江西丰城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解缙、杨慎并称为“三才子”。他在政治生涯中曾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因其直言敢谏而受到时人的敬重。他的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作品原文:徐孺亭边,滕王阁畔,旧识中丞开府。燕雀春闲,鱼龙夜静,白昼满城箫鼓。时看节钺临戎,宫墙较士,笑谈樽俎。
  3. 艺术特色:这首诗歌以徐孺亭和滕王阁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两个地点的壮丽景色和繁华景象,展现了一幅宏大而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中的“徐孺亭边”和“滕王阁畔”,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象征,更是作者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诗中通过对节钺临戎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威严和庄重的氛围。而“宫墙较士”则透露出一种文人雅集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对文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文化价值:夏言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其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展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还能深入理解明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过秦楼·寄秦都御史屿湖》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蕴,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以及书法艺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对于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过秦楼·寄秦都御史屿湖》不仅是夏言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