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流水地,臣仆喜追奔。
神岭森如画,斋庐远似村。
舆图抚幽朔,弓剑忆轩辕。
谁识茂陵树,犹存未报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蟠龙流水地,臣仆喜追奔。
神岭森如画,斋庐远似村。
舆图抚幽朔,弓剑忆轩辕。
谁识茂陵树,犹存未报恩。
《陪祀诸陵晚发昌平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公元76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所作的一组诗篇。这组诗共两首,第二首为其中之一。杜甫当时奉诏前往奉先县(今四川奉节),途中经过昌平,即兴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杜甫通过描绘昌平的景色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之情。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相连。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的忠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陪祀诸陵晚发昌平二首》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非常突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