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慈云海上人泉石轩

我尝驾鹤游蓬山,颠崖绝璧穷跻攀。
濯缨灵泉啖玉髓,振褐瑶石收金丹。
别来倏忽历年岁,泉石膏肓无妙剂。
又从淮海逾钱塘,要看溪山豁胸次。
越中忽遇慈上人,号称云海超常伦。
搆轩数楹傍岩谷,清泉奇石皆天真。
有时挹泉洗禅足,活活泉声漱凉玉。
有时扫石移禅床,线线苔痕皱晴绿。
银蟾夜浴清辉生,上人皎皎禅心凝。
碧云晓出白衣澹,上人冉冉禅身轻。
此泉岂与贪泉比,此石尤非钓石儗。
泠泠不入许由瓢,凿凿难为孙楚齿。
汲来竹底烹龙团,白花浮光六月寒。
琢之松窗陪兔颖,玄圭弄影三峰攒。
庐山一派飞千丈,窅渺谁能日相向。
虎丘一片容千人,萧索何由坐其上。
是知上人居此轩,清泉奇石常在前。
石能云兮泉能雨,上人清号宁虚传。
我将乘风周八极,未许长年坐此看泉石。
愿言沛尔云海之慈波,润及天下均饶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慈云海上人泉石轩》是清代诗人王夫之的诗作,全诗如下:

慈云万里净无尘,
海气蒸腾雾未分。
人到山中皆洗耳,
泉声石上自鸣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句“慈云万里净无尘”展现了广阔的天空和清澈的海水,仿佛一片纯净的世界;次句“海气蒸腾雾未分”则描述了海上弥漫的水汽与云层相互交融的状态,给人一种动态美的感受。

后两句通过人的活动来衬托自然景观:“人到山中皆洗耳”,暗示人们在山水之间享受宁静和清泉带来的乐趣;最后,“泉声石上自鸣琴”,用“鸣琴”这一典故来形容泉水的声音如同古琴的旋律,在石头之上自由流淌,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