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书坪渡渭

渭北津多柳,荒荒野色连。
十家桥外市,双橹峡中船。
冰响潜鱼听,沙明过鸟怜。
蹉跎归色晚,风雪又残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赦书坪渡渭》是明代诗人唐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及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唐龙是明浙江兰溪人,字虞佐,号渔石。他的仕途颇为坎坷,从正德三年中进士开始,经历了多次升迁和降职的过程。他在担任郯城知县期间,曾参与赈济陕西饥馑,并有显著成就。此外,唐龙还担任过漕运总督、巡抚凤阳诸府等重要职务。
  • 创作时期:据记载,唐龙在嘉靖时累迁为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罢榷税及虚田之租。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与经济状况,对唐龙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1. 诗歌原文
  • 《赦书坪渡渭》原文如下:“渭北津多柳,荒荒野色连。十家桥外市,双橹峡中船。冰响潜鱼听,沙明过鸟怜。蹉跎归色晚,风雪又残年。”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 “渭北津多柳”描绘了渭北地区河岸边柳树繁茂的景象。
  • “荒荒野色连”形容田野辽阔,色彩连绵不断。
  • “十家桥外市,双橹峡中船”则生动地刻画了集市的繁华和船只在峡中的行驶情景。
  • “冰响潜鱼听”暗示了冬季河流结冰时的声音。
  • “沙明过鸟怜”表现了沙滩在阳光照射下明亮而吸引飞鸟的情景。
  • “蹉跎归色晚”表达了时间流逝之感。
  • “风雪又残年”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柳”、“荒漠”、“双橹”、“沙明”、“冰响”、“潜鱼”、“过鸟”,这些自然元素和生物形象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1. 诗歌意义
  • 历史价值:《赦书坪渡渭》作为唐龙的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自然环境。
  • 文化内涵:该诗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传达出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感悟。

《赦书坪渡渭》不仅是唐龙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读者细细品读与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