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海天孤鹤

秋海霜天放眼青,雪衣丹顶破云轻。
缑山便欲辞尘世,华表宁堪寄好声。
赤壁夜深人未梦,沙场箭落客空惊。
不知何日能归去,直到珠楼十二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咏海天孤鹤》是明代诗人唐秩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超脱尘世的向往。此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下面将对这首诗展开介绍:

  1. 诗歌原文
    秋海霜天放眼青,雪衣丹顶破云轻。
    缑山便欲辞尘世,华表宁堪寄好声。
    赤壁夜深人未梦,沙场箭落客空惊。
    不知何日能归去,直到珠楼十二城。

  2. 诗歌背景

  • 唐秩(字水竹,号存吾),明朝著名文人,曾因异人的点化而获得仙师之名。他不仅在诗学上颇有建树,也精通符篆之术。
  • 明世宗时期,唐秩因其道术出众而被招入紫霄宫,被授予博士职位,并被召至京城。他在隆庆初年返回故乡淮安,最终卒于那里。
  • 唐秩的诗歌多以道家思想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
  1. 诗歌赏析
  • 首联“秋海霜天放眼青,雪衣丹顶破云轻。”描绘了秋天海面上的寒气和天空的颜色,以及一只身着白袍、头顶丹红的鹤在高空飞翔的情景。
  • 颔联“缑山便欲辞尘世,华表宁堪寄好声。”表现了鹤想要离开尘世的愿望和它无法将美好之声传回人间的无奈。
  • 颈联“赤壁夜深人未梦,沙场箭落客空惊。”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场上的紧张气氛,使人在夜晚依然无法入睡。
  • 尾联“不知何日能归去,直到珠楼十二城。”流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1. 诗歌影响
  • 《自咏海天孤鹤》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学者的研究。
  • 清康熙年间,《海南丛书》第三集《传芳集》中收录了这首诗,为研究唐秩的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自咏海天孤鹤》不仅是唐秩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超然境界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