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献雉堞,净地邻市声。
云含竹阴冷,天浸池光晴。
崖腰怪藤络,石罅香藑生。
流瞩景何限,诗成写吾情。
暇日同郑以孝游定光庵坐志喜亭上以池清龟出曝松暝鹤飞回为韵各赋十首用纪一时之清兴云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它描绘了作者在定光庵与友人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号山中居士、微之山人、紫微居士等,江南西路嘉兴县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格独特而富有哲理,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暇日同郑以孝游定光庵坐志喜亭上以池清龟出曝松暝鹤飞回为韵各赋十首用纪一时之清兴云 其二”开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光与友人出游的经历。定光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古纤道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作者与友人一起游玩定光庵,并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们坐在志喜亭上,欣赏着清澈的池水、悠游的龟、宁静的松树和飞翔的鹤。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认为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能够给人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这种观念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例如他在《春日游湖》中写道:“绿柳垂堤岸,红桃映水波。不知何处好,只觉此间多。”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范成大的一部优秀作品,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范成大的诗歌风格独特而富有哲理,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