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十八滩,石恶水尤恶。
桨荡退不前,舟移碍乃阁。
窥深若井投,注高疑空落。
自省神每漂,旁观心更愕。
忠贞固可仗,性命抑奚托。
履险德在躬,蒙恩秩命爵。
臣心敢怠遑,天意自昭灼。
我欲移沃焦,漏泄使之涸。
我欲呼巨灵,擘裂用之凿。
愿言见安流,怒涛息喷薄。
丹衷死即休,白首穷亦乐。
何须叹乘桴,孔圣不堪作。
考满舟经十八滩因分各滩名赋诗 其十七 漂神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漂神滩》是明代诗人王慎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十八滩的漂流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
首联“浮舟十八滩,分滩各赋诗”,点明题旨,即在十八滩的经历。诗人以“浮舟”二字形容漂流的险恶,以“分滩各赋诗”表达自己对这次漂流经历的感慨。
颔联“江流日夜行,风浪时时生”,描绘了江河水流不断前行、风浪时有发生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
颈联“山高水更深,石坚波不惊”,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特点。山高水深意味着道路艰险,但岩石坚硬,波浪依然平静,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坚韧。
尾联“飘然如断线风筝,悠然似醉翁陶潜”,则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感觉自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无助,但又像陶渊明那样悠然自得,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王慎中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独特才情和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