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薄命词 其十

彼美何人天一涯,庵罗到处谩随车。
强调朱粉犹疑梦,乍听笙簧冷自嗟。
便道折来花有主,凭谁做得玉无瑕。
回眸不尽苍茫色,踏踏芳茸过几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薄命词 其十》是明朝文学家凌义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凌义渠,字骏甫,明浙江乌程人。他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 诗歌原文
    彼美何人天一涯,庵罗到处谩随车。
    强调朱粉犹疑梦,乍听笙簧冷自嗟。
    便道折来花有主,凭谁做得玉无瑕。
    回眸不尽苍茫色,踏踏芳茸过几家。

  3.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首联“彼美何人天一涯,庵罗到处谩随车”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世间美好与现实的落差;次联“强调朱粉犹疑梦,乍听笙簧冷自嗟”则通过对比和反差,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第三联“便道折来花有主,凭谁做得玉无瑕”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道德标准的反思,暗示了对理想状态的渴望;尾联“回眸不尽苍茫色,踏踏芳茸过几家”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和对过往的追忆。
  • 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一种对美好、对理想的向往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 艺术手法:在修辞手法上,诗人运用了比喻(如“天一涯”、“庵罗到处”)、拟人(如“朱粉犹疑梦”、“笙簧冷自嗟”)、设问(如“便道折来花有主”)、反问(如“凭谁做得玉无瑕”)等多种形式,使得诗歌富有层次感和深度,同时增强了表达效果。

通过对《赋得薄命词 其十》的深入分析和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情感的力量,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人生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