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薄命词 其三

装云做雨总堪怜,色借芙蓉也自妍。
几向朱门窥赠枕,时闻月下整辎軿。
不愁入眼春无态,祗恨穿花蝶作缘。
记取醉馀人散后,侬家合比夜舒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薄命词 其三》是一首由明人凌义渠创作的诗。此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凌义渠(1593—1644),字骏甫,浙江乌程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他天启五年进士出身,曾担任过官职给事中、山东布政使等,在崇祯时期更是官至大理卿,后因得知帝死讯而自杀。他的一生虽短暂,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其中《赋得薄命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 诗歌原文
    倦倚东风两袖斑,临岐不尽水潺湲。题残红叶春谁主,低损成都翠几弯。鸣鴂也知覆百草,绛绡长得护朱颜。伤心拍遍无人会,个是杨家旧阿环。

  2. 诗句解读

  • “倦倚东风两袖斑”: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因为长时间站立而导致衣袖上沾满了斑迹。这里的“东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还可能隐喻着政治上的风波或社会变迁。
  • “临岐不尽水潺湲”:诗人站在岔路口,看着流水潺潺,但心中却有无尽的感慨。这可能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既有美景也有艰辛。
  • “题残红叶春谁主”:这里提到了“红叶”,红叶在秋天落下,春天再次发芽,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岁月的变迁。诗人在此处感叹春天的主宰者是谁,可能暗含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 “低损成都翠几弯”:描述了一幅画面,成都的翠绿植物被雨水淋湿了,弯曲的竹叶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奈或悲伤。这可能象征着社会的动荡或个人命运的无常。
  • “鸣鴂也知覆百草”:通过“鸣鴂”(一种鸟类叫声)来比喻大自然的规律和无情,即使是生命也会受到自然的制约。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以及对生命力量的尊重。
  • “伤心拍遍无人会”:诗人用“伤心拍遍”来形容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但却没有找到可以理解自己的人。这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感。
  • “个是杨家旧阿环”:最后一句中的“杨家”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家族或人物,而“旧阿环”则是指过去的爱人或曾经的朋友。诗人在此处可能是在回顾过去,感慨时间的流逝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

《赋得薄命词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