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棠莲桂梅花四仙子 其二

盈盈罗袜惯凌波,低首无言敛翠蛾。
欲约水仙游洛浦,临风谁唱采莲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海棠莲桂梅花四仙子 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描绘了四个不同形态的梅花形象,并借以表达作者对四位美女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作者本人的身世之感和感慨之情。

下面是这首唐诗的原文及翻译:

题海棠

红艳闲争桃杏春,绿杨低拂画桥津。
一从梅粉成尘后,到处空余雪里痕。

赏析:

此诗描写了梅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的感慨。

首句“红艳闲争桃杏春”,形容了春天中梅花的美丽与娇艳,与桃杏花相比更显得鲜艳夺目。这里的“闲争”一词,用来形容梅花与其他花卉在春天里的竞相开放,突出其美丽之极。

第二句“绿杨低拂画桥津”,则转向了杨柳的柔美。这里的“绿杨”指的是垂柳,而“画桥津”则暗示了春天里水边的景色。诗人通过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春天的景色,也暗喻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不拔。

第三句“一从梅粉成尘后”,突然转换到了一种哀愁的情绪。这里的“成尘”意味着梅花的美丽虽然短暂,但已经化作了尘埃,成为了过去。这种对比,既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最后一句“到处空余雪里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与悲哀。梅花虽然美丽,但是一旦落去,就再也无法寻找到它的踪迹。这里,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题海棠莲桂梅花四仙子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寄托诗人情感的诗歌。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重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