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同年施修撰宗铭

多士同传玉陛胪,可怜先听独先殂。
空留姓字题宸翰,无复丝纶翼圣谟。
渺渺白云乡国远,冥冥长夜旅魂孤。
老天速夺知何意,泪洒西风只痛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同年施修撰宗铭》是明代诗人倪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倪谦对施修撰宗铭的哀悼,反映了文人在仕途上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们在政治斗争中遭受的命运多舛。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施宗铭作为施修撰,在历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人物。施宗铭(1425年—1468年),字子美,号静斋,浙江长兴人。他的一生充满起伏,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等。施宗铭不仅学识渊博,还具备卓越的文学才华,其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
  2. 诗歌原文:《哭同年施修撰宗铭》全文如下:多士同传玉陛胪,可怜先听独先殂。空留姓字题宸翰,无复丝纶翼圣谟。渺渺白云乡国远,冥冥长夜旅魂孤。老天速夺知何意,泪洒西风只痛呼。
  3. 诗歌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朝成化年间,当时倪谦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至边远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倪谦写下了这首悼念施宗铭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对施宗铭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诗中的“可怜先听独先殂”和“无复丝纶翼圣谟”两句,揭示了施宗铭在政治斗争中遭受的不公与悲剧。施宗铭的离世,让倪谦深感悲痛,他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了这一切,使得后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政治环境。

《哭同年施修撰宗铭》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困境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中对于友情和忠诚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