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偶题芦雁遂成十绝 其四

月明十二碧峰头,霜落沅湘水似秋。
凉思也惊鸿雁侣,相呼相唤在河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中偶题芦雁遂成十绝》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之一。范成大的诗作在题材、风格、内容上都很丰富,他的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清新自然。其中,《闲中偶题芦雁遂成十绝》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描绘了一幅秋日里湖边芦苇丛中的群飞雁的美景图。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远,一字安国,号东山居士,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在文学、史学、政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被世人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闲中偶题芦雁遂成十绝》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闲中偶得芦雁影,
忽惊天意与人为。
何事秋风今又至,
江头独见一行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暇之际偶然看到一群雁飞过的情景,感叹天意与人意相合。同时,他也感慨为何秋风如此频繁地吹来,使得自己能在江头看到这行飞过的大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