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夜祀以病不预枕上用韵一首

虎豹关严隔内朝,门官引入暗相招。
鼓钟声动星初转,松桧阴连露未消。
前导公侯分两队,后陪文武肃诸僚。
自缘斋祓心如惕,卧听鸣珂散九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十九日夜祀以病不预枕上用韵一首’是明代诗人倪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生活的感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倪岳,明应天府上元人,字舜咨,号青溪漫稿作者,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天顺八年中进士,后历任编修、礼部右侍郎等重要职位,并曾任南京吏、兵二部尚书及吏部尚书。
  2. 诗歌原文:虎豹关严隔内朝,门官引入暗相招。鼓钟声动星初转,松桧阴连露未消。前导公侯分两队,后陪文武肃诸僚。自缘斋祓心如惕,卧听鸣珂散九霄。
  3.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对夜晚祭祀场景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政治腐败的忧虑。诗中的“自缘斋祓心如惕,卧听鸣珂散九霄”表达了作者在政治清明时为国家效力的渴望与期待。

《二十九日夜祀以病不预枕上用韵一首》不仅是倪岳文学创作的代表,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对其的研究与赏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