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游陈氏西园即席次镜川杨学士韵 其四

酣馀步远塍,暮景自清澄。
篱菊未堪摘,溪鱼犹可罾。
竹间挑晚稻,荷底拾秋菱。
欲尽登高兴,攀崖更一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游陈氏西园即席次镜川杨学士韵·其四》是明代诗人倪岳的作品

《九日游陈氏西园即席次镜川杨学士韵·其四》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美景的诗,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崇尚自然的传统文化。这首诗通过描绘陈氏西园中的景象和活动,展现了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陈氏西园景色的细腻描绘,如“篱菊未堪摘,溪鱼犹可罾”,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同时,也通过对晚景的描写,如“酣馀步远塍,暮景自清澄”,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这些描述不仅仅是对景物的简单叙述,而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情感投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这首诗也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与精神寄托的一种体现。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常常以自然为师,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体悟,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怀,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注重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特点。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首诗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各种压力和烦恼所困扰,很难有机会静下心来品味生活中的美。而这首诗中所体现出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和借鉴的角度。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寻找那些能够让我们感到宁静和满足的事物,可能是缓解压力、获得内心平静的一种有效方式。

《九日游陈氏西园即席次镜川杨学士韵·其四》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传统的体现。它教会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那份宁静和美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滋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