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寺四首 其二

留醉空王殿,提壶更石门。
山深天亦迥,岩古佛长尊。
曲涧浮觞慢,幽花衬席繁。
高歌出洞口,凉月在江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山寺四首 其二》是明代文学家胡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在观山寺游览时的所感所悟,通过对山寺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及其翻译
  • 原文:留醉空王殿,提壶更石门。山深天亦迥,岩古佛长尊。曲涧浮觞慢,幽花衬席繁。高歌出洞口,凉月在江村。
  • 翻译:我在这里沉醉于空王殿,提着酒壶走过石门。山越深,天空也显得更加广阔,岩石古老,佛像显得更加尊贵。曲涧中漂浮着酒杯缓缓地飘动,幽花装饰着座位繁多。我在高歌而出洞口,清凉的月光在江村闪烁。
  1. 诗人背景介绍
  • 生平简介:胡直(1517—1585),字正甫,号庐山,江西泰和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中进士,后授刑部主事等职。胡直年轻时专治古文,后来师从多位文学大家,以王阳明为宗师,并著有《胡子衡齐》、《衡庐精舍藏稿》等作品。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胡直通过“山深天亦迥”和“岩古佛长尊”等句子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古老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又神秘的宗教圣地之中。这里的“空王殿”和“石门”可能寓意着佛教中的空性与禅宗的入门,暗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诗人在山间漫步时,伴随着酒壶和酒杯,享受着宁静和自由。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胡直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山深天亦迥”、“曲涧浮觞慢”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心境,从而引发共鸣。
  • 语言风格:胡直的语言清新脱俗,富有韵律感。他的诗句简洁明快,但又不失深度和内涵,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胡直的《观山寺四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人生感悟。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