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苍苍立墓门,百年翁仲至今存。
行人为说尚书墓,何处流传有子孙。
夜过汶上马尚书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过汶上马尚书墓》是明代诗人胡俨创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
华表苍苍立墓门,百年翁仲至今存。行人为说尚书墓,何处流传有子孙。作者介绍:胡俨,字宾王,号西涯,明代官员、文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以诗文名世,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文人的思想情感。胡俨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他的诗歌,还在于他的散文和赋,尤其在古文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生平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诗歌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通过一位名叫马尚书的墓的场景。“华表苍苍立墓门,百年翁仲至今存”两句,通过华表和翁仲这两个元素,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人的缅怀。“行人为说尚书墓,何处流传有子孙”两句,则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后人对前人事业和影响的继承与发扬。整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长河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诗歌鉴赏:胡俨的《夜过汶上马尚书墓》不仅是一首简单的记叙诗,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表达,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艺术追求。在这首诗中,胡俨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卓越才华。
《夜过汶上马尚书墓》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明代文人胡俨对历史和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和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蕴,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