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过钟吾口号

两岸虫声夜转多,他乡无奈月明何。
碧天万里河流急,倚棹长吟一雁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夜过钟吾口号》是明末诗人胡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心情,展现了一种深深的乡愁与孤独之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诗歌全文
  • 第一联:“两岸虫声夜转多,他乡无奈月明何。”这两句诗通过“两岸”与“他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月光时的无奈感受。夜晚的虫鸣声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气氛,而月光明亮却无法慰藉诗人内心的孤寂。
  • 第二联:“碧天万里河流急,倚棹长吟一雁过。”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自然景象,河水的流动与天空的广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诗人则在河边长吟,伴随着雁群的经过。
  • 第三联:“倚棹长吟一雁过”这最后一句,简洁而有力地总结了整首诗歌的主题。诗人以雁过为喻,表达出自己虽在异地他乡,但依然怀有归乡之情的愿望。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月夜过钟吾口号》在艺术上采用了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整首诗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在寥寥数笔之间,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情感的图画,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思。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直接又含蓄,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波澜。
  • 文化意义:作为明代的诗歌作品,《月夜过钟吾口号》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可能蕴含着更为深远的文化意涵。通过对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与心理状态的描绘,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独特窗口。

胡俨的《月夜过钟吾口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人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