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狱诗 其十三

设网本为鱼,冥冥鸿罹之。
刑以威小人,君子亦婴徽。
膏火徒自煎,兰芳有时萎。
隆隆翻见绝,皎皎易成缁。
蒙庄戒崇颍,愿处才不才。
邹生下梁狱,三叹摅幽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议狱诗 其十三》是明代文学家皇甫汸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皇甫汸,字子循,号百泉,苏州长洲人,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等职,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等作品传世。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诗歌背景
  • 该诗创作于明世宗嘉靖年间,此时的政治环境较为复杂,宦官专权、党争不断,社会动荡。
  • 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感慨与思考。
  1. 诗歌原文
  • 设网本为鱼,冥冥鸿罹之。刑以威小人,君子亦婴徽。膏火徒自煎,兰芳有时萎。隆隆翻见绝,皎皎易成缁。
  • 蒙庄戒崇颍,愿处才不才。邹生下梁狱,三叹摅幽辞。
  1. 诗歌鉴赏
  • 诗中“设网本为鱼,冥冥鸿罹之”比喻当时的法律设置如同捕鸟的网,使得无辜者受到牵连。
  • “刑以威小人,君子亦婴徽”则指出即使是品德高尚的人也会因为权势而受到惩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正之风。
  •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他希望像庄子那样能够超脱世俗,不被是非黑白所困扰。

《议狱诗 其十三》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