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闻斋居奉柬子安十六句

沈忧怅往迹,倚祸昧来端。
画地何期入,呼天独未安。
自怜收北海,谁念系南冠。
凤或遭维絷,鸰方待急难。
祇将形吊影,无由羽接翰。
池非断芳草,台岂败丛兰。
望日微须监,飞霜夏亦寒。
徒怀宣室对,坐使夜空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狱中闻斋居奉柬子安十六句》是明代诗人皇甫汸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忧国情怀,还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皇甫汸:字子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的一生可谓波折重重,曾因揭发权臣郭勋等人而三次被贬,后官至云南按察佥事,有诗名于世。
  1. 诗歌原文
  • 沈忧怅往迹,倚祸昧来端。
  • 画地何期入,呼天独未安。
  • 自怜收北海,谁念系南冠。
  1. 诗句解析
  • 沈忧怅往迹,倚祸昧来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局势的不满和无奈。
  • 画地何期入,呼天独未安。:这里描绘了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作者在狱中感到与外界隔绝,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 自怜收北海,谁念系南冠。: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和无奈。
  1. 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皇甫汸的诗歌充满了深情和真挚的情感,这使得他在众多诗人中脱颖而出。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通过文字传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 意象丰富:在这首诗中,“画地”与“呼天”等意象的使用,既形象又富有象征意义,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深刻。
  • 语言精炼:皇甫汸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这种精炼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狱中闻斋居奉柬子安十六句》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个人遭遇的诗作,更是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命运交织。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明朝时期的政治背景和社会风貌,还能体会到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