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赠妓

分明弄影碧参差,学得江南旧制词。
敲断玉钗声似恨,粉痕留取未干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竹赠妓》是明代诗人皇甫汸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竹子与女子之间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交流。诗中通过“分明弄影碧参差,学得江南旧制词”等句子,形象地表达了女子与竹子之间的相互映照和情感共鸣。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皇甫汸,字子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佥事。他的诗歌在明中叶不失为第二流人,其兄弟四人皆能诗,其中以他最优。
  1. 原文赏析
  • “分明弄影碧参差,学得江南旧制词。”这句诗通过“分明”、“弄影”等动词,描绘出竹子与女子影子的交错与融合,体现了她们之间的相互映照和情感共鸣。
  • “敲断玉钗声似恨,粉痕留取未干时。”这里用“敲断玉钗声似恨”比喻女子内心的伤感和不舍,而“粉痕留取未干时”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对竹子的依恋和不舍,以及她希望保持这份情感的愿望。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某种情境下,女子与竹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诗中的竹子可能象征着女子的内心世界,而她的哀怨则通过与竹子的互动被放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竹子与女子之间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交流。诗中的意象如“弄影”、“江南旧制词”等,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题竹赠妓》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交流方式。它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