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过吉祥寺

落日帝城隈,摩霄梵宇开。
黄金留福地,白玉接仙台。
共有参禅意,能无并马来。
坐令虚室里,会见吉祥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结客过吉祥寺》是明代诗人皇甫汸创作的一首诗。《结客过吉祥寺》是一首具有浓厚历史和文化氛围的作品,通过对佛教圣地吉祥寺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的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诗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佛学思想的理解和敬仰,还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结客过吉祥寺》创作于明代,具体时间为嘉靖八年(1529年)。皇甫汸,字子循,长洲人,即今江苏苏州一带。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中叶可谓相当显著,与兄弟四人皆能诗相称。皇甫汸因弹劾武定侯郭勋等人而被贬黜三次。最终官至云南按察佥事。

  2. 作品原文:《结客过吉祥寺》的原文如下: 落日帝城隈,摩霄梵宇开。黄金留福地,白玉接仙台。共有参禅意,能无并马来。坐令虚室里,会见吉祥回。

  3. 作品鉴赏:《结客过吉祥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人的精神世界。诗中的“黄金留福地”和“白玉接仙台”形象描绘了吉祥寺的壮丽景色,而“共有参禅意,能无并马来”则透露出作者对于佛学修行的理解与追求。

《结客过吉祥寺》不仅是皇甫汸个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佛教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