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横梁放舟还郡

解䌫横梁渡,鸣桡濯锦川。
秋山初过雨,夕涨欲浮天。
四野明残照,孤城合暮烟。
愧无仁者政,竹马亦桥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横梁放舟还郡》是明代诗人姚汝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姚汝循,字叙卿,号凤麓,是明朝的著名文学家,其一生历经仕途起伏。他在嘉靖三十五年中进士,后官至大名知府。尽管他曾有过辉煌的政治生涯,但最终因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官场。姚汝循在罢官后,游历了燕赵、楚蜀等地,晚年回到秦淮,退居田园。他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多部著作之中,如《屏居集》、《浪游集》、《耕馀集》等作品,展现了他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自横梁放舟还郡》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内心对于政治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秋天山水雨后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归乡之情的怀念。“解缆横梁渡,鸣桡濯锦川。”开篇即用简练的句子勾勒出江上放舟的场景,紧接着“秋山初过雨,夕涨欲浮天。”则描绘了雨后的山川景色及傍晚的潮水上涨,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四野明残照,孤城合暮烟。”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前两句的景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整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精湛的技艺,也传达出了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文化意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