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西溪即事 其二

人家半依沙觜,舟子长停岸足。
杨柳三株五株,桃花一簇两簇。
斜阳澹澹牵黄,远水盈盈涨绿。
老翁忘却投纶,因看晴鸥对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西溪即事 其二》是元末明初诗人姚广孝的一首六言诗,创作于元末明初。这首诗描绘了西溪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通过精细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下面将简要介绍该作品:

  1. 作者介绍
  • 姚广孝是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他在十四岁时便为僧,通阴阳术数,曾在燕王手下担任重要角色,后来在成祖时期因战守机宜被提拔。他工诗,有《逃虚子集》。姚广孝在文学上的造诣颇深,其诗作多反映他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1. 诗歌原文
    人家半依沙觜,舟子长停岸足。
    杨柳三株五株,桃花一簇两簇。
    斜阳澹澹牵黄,远水盈盈涨绿。
    老翁忘却投纶,因看晴鸥对浴。

  2. 诗歌赏析

  • 描写细腻:《春日西溪即事 其二》中的景物描述非常细致。如“人家半依沙觜”展示了西溪边人家的生活状态;“舟子长停岸足”则描绘了船只停靠岸边的情景。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的场景。
  • 情感表达: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较为平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传达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中的老翁忘却了钓鱼,而是观看着水中的阳光和游动的鸥鸟,这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艺术手法:姚广孝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对仗、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又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当时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姚广孝通过描绘西溪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生活理念。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西溪春天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纷纭世事的超然,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不仅是姚广孝个人生活哲学的艺术体现,也是元末明初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内涵,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