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寺八咏》 其五 云深处

霭霭复冥冥,晨昏不断生。
欲寻支遁宅,须待有钟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接待寺八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八首,以“接待”为题,以寺院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佛教寺庙图景。其中第五首《云深处》描绘了一座位于高山之颠、云雾缭绕之中的古寺。

《接待寺八咏》的创作背景是在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初,白居易被贬至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时,曾游历于庐山。他游览了庐山许多名胜古迹,并写下了不少诗文,其中包括《接待寺八咏》。在《接待寺八咏》中,白居易对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云深处》是《接待寺八咏》中的一首,通过描写云层深处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教寺庙的赞美之情。诗中描述了一座位于高山之巅的古寺,四周环绕着苍翠的山峰和飘渺的云雾,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佛教寺庙的敬畏之心以及向往之情。

《接待寺八咏》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佛教寺庙的赞美,展示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