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虎丘蟾书记

闻道蟾公似赞公,一瓶一钵寄山中。
云封萝屋长疑雨,泉响松岩半是风。
履破只缘行脚久,囊空非为作诗穷。
遥思短薄祠前夜,共听寒钟出涧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虎丘蟾书记》是一首描绘诗人行脚山林,寻求诗法的古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寄虎丘蟾书记》的作者是姚道衍,字德远,号竹庵,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以及山水之间的情感寄托。
  2. 诗歌原文:《寄虎丘蟾书记》全诗如下:闻道蟾公似赞公,一瓶一钵寄山中。云封萝屋长疑雨,泉响松岩半是风。履破只缘行脚久,囊空非为作诗穷。遥思短簿祠前夜,寄虎丘蟾书记涵盖原著全文和白话文版本,有详细的释义、注解与注释,助你理解深意。
  3. 诗歌内容解读: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通过行脚山林来寻找灵感和创作素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通过描述云封萝屋、泉响松岩等景象,诗人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认为禅理如同茶香一般,能让人顿悟。
  4. 艺术特色:姚道衍作为明代文人,其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风格。《寄虎丘蟾书记》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意境,使得读者能够在简短的诗句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和审美追求。
  5. 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寄虎丘蟾书记》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领会诗歌的内涵。明代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期,许多文人雅士都热衷于游历名山大川,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姚道衍作为当时的一位诗人,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和审美情趣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寄虎丘蟾书记》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趣的古诗,更是明代文人生活哲学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更能够深刻理解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