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蟾公似赞公,一瓶一钵寄山中。
云封萝屋长疑雨,泉响松岩半是风。
履破只缘行脚久,囊空非为作诗穷。
遥思短薄祠前夜,共听寒钟出涧东。
【注释】
闻道蟾公似赞公:听说你如同赞公一样。
瓶:瓶子,用来盛酒或水的东西。一钵,是和尚用的饭钵。寄山中:在山里寄居。
云封萝屋长疑雨:云雾缭绕的房子好像总是在下着雨。
履破:穿着鞋破。行脚:游方。久:长时间。
囊空非为作诗穷:我贫穷不是因为写诗穷的,这里指作诗穷是因为没有钱。
遥思:思念。短薄:简陋。祠:供奉神灵的小建筑。
出涧东:从涧东流出。寒钟:寺庙内敲的铜钟,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一个姓蟾的和尚同住的一段生活经历。前四句写住在一起时的情景,五、六句写因贫穷而无法买酒肉来款待他,只好让他吃素菜、喝凉泉水;七、八两句写因长期在外做游方僧,所以鞋子都磨破了,囊中也空空如也,这都是为了招待这位姓蟾的和尚。后四句写两人同游寺庙时的所见所感。
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前四句写自己和姓蟾的和尚同住在山里的一段经历,用“闻”“寄”两个动词,交代了诗人和姓蟾的和尚一起生活的事实。“云封萝屋”,以云封盖住萝屋比喻姓蟾的和尚常在山上居住,“泉响松岩”以泉水声说明姓蟾的和尚常常到松岩去听经,“半是风”既点出了听经的环境,又写出了风吹松林的声音。这些生动的描写,把姓蟾的和尚的生活写活了。
后四句写两人同游寺庙时的所见所感,“遥思短薄祠前夜”,表明诗人思念的是那个简陋的庙宇前的夜晚,“共听寒钟出涧东”,表明两人一同听着寺庙里传来的钟声。“寒钟”二字,不仅表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冷,而且暗示出诗人对寺庙生活的陌生,对佛门生活的向往。“寒钟出涧东”,既写出了寺钟之声传得很远,也写出了诗人对于寺庙的好奇,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寺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