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坡杳杳挹西湖,径断樵行败叶铺。
泉落石河深愈急,云归沙树远疑无。
夜堂风静纾帷幔,晓井霜寒响辘轳。
那得馀生辞世网,卷衣来此日跏趺。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共四句。题平坡寺,是诗人登临观赏后的感想。诗的首联描绘了“平坡寺”的自然风光,颔联描写了“平坡寺”的人文景观,颈联写了僧人在“平坡寺”的修行生活,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平坡寺”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译文:
我登上平坡寺眺望西湖,只见平坡上云雾缭绕;山路被断,樵夫们行走的小路,都被落叶覆盖。
山泉落入石涧,溪水更加急促了,白云归去,沙洲上的树林远得似乎看不见。
夜晚庙堂中风静,帷幔松弛;清晨寺庙里井边霜气凝寒,辘轳声传来。
哪里能有机会脱离世俗,摆脱尘网呢?卷起衣襟来到这寺院里盘腿打坐。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平坡寺的作品。首联写景,描绘出一幅幽静清远、空灵迷幻的图景。颔联用拟人手法写出山间云树之高远迷蒙,以动衬静,烘托出环境的幽深寂静。颈联写寺中晨夕,表现了诗人对佛门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佛教徒虔诚修行生活的钦敬之情。尾联点明题旨,直抒胸臆。全诗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题平坡寺”,点明题旨。平坡寺位于杭州西湖之畔的孤山西麓,为南朝宋时慧理所建。这里环境幽静,景色宜人。
第一句写平坡上的景象,“杳杳”指渺茫无边,“挹”即挹取,引取。此句意为,平坡上烟雾弥漫,渺茫无穷,仿佛是从西天的玉龙雪山上引来的。“挹西湖”三字既写出了平坡寺周围环境幽美的特点,又暗示了作者登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观赏西湖。
第二句写山下的道路。“径断”二字说明山路崎岖不平,“樵行败叶铺”则写出山路险峻,樵夫难行。这句既是写景,又寓含着作者对樵子艰难的同情与关切。
第三句由山间景物转入寺内。山泉从石涧流出,声音更加急促了(“深愈急”),而那白云又飘向沙洲上空,似乎消失在远方了(“远疑无”),这两句是运用拟人的写法来写山间景象的。
第四句进一步写寺中的晨夕景象。傍晚时分,庙堂中风已停息,帷幔松弛。清晨时,寺庙里井边霜气凝寒,辘轳声响起来。这两句通过描写僧人在平坡寺中的日常生活,表现他们虔诚的修行生活和对佛法的虔诚信奉。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点。前四句都是写景,这一联才是抒情。它不仅表明了作者对佛家生活的向往,而且也流露出他对尘世烦恼的超脱情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构思巧妙,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