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堪逃俗,乘昏复到林。
半山云遏磬,深竹雨留禽。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
叩门惊有客,想亦为幽寻。
【注释】
狮子林:在苏州虎丘,因林中有石像狮子而得名。
无地堪逃俗:没有地方可以逃避世俗的污染。
乘昏:趁着天黑。
云遏磬(qìng):半山的云气挡住了敲磬的声音。
深竹雨留禽(qín):竹林中雨水打湿了鸟儿。
通禅意:领悟到了禅理。
去染心:去除杂念。
叩门惊客:敲门惊动了客人。
【赏析】
这首五律,以写景抒情为主,表现作者对山水清幽、超然世外的向往之情。首联“无地堪逃俗,乘昏复到林”,点出“晚过狮子林”的时间和原因:因为无法躲避尘世之扰,只好在黄昏时再次来到这个清幽的山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无法摆脱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悲凉。
颔联“半山云遏磬,深竹雨留禽”描写了狮子林中的美景。这里的“云遏磬”(磬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和“雨留禽”都是描绘狮子林中自然环境的优美。云气缭绕在半山腰,仿佛是把磬声都给阻挡住了,而雨水滴落在深竹中,似乎连鸟都被留住了。
颈联“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则是通过观察水和闻到香气来感悟禅理。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领悟到了禅理的真谛。这种对自然的感知和理解,使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尾联“叩门惊客,想亦为幽寻。”诗人通过敲门这一行为,感受到了客人的存在,也意识到了这次的拜访可能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宁静。这种对于外界干扰的敏感和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使得诗人更加珍视这片山林。
这首诗通过对狮子林景色的描绘和对禅理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