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年残夜复残。
看看徂暑又徂寒。
贵人头上难饶雪,贫士门前亦有山。
添老大,转痴顽。
不闲何待更求闻。
瓶花碗茗家常供,终日醺醺似梦间。
鹧鸪天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 其八》是南宋诗人樊增祥的一首词作。樊增祥,字承禧,生于1224年左右,大约在宋宁宗嘉定末年前后在世。他的词多描写闲适的生活情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风骨和情趣。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细致的解读:
樊增祥的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晚秋景象。上阕开头,“万壑千岩玉有声”便勾勒出了一片连绵起伏、山峦叠嶂、溪谷间流淌着清脆的玉音,给人以幽深静谧之感。紧接着,“九天鸾鹤下呼群”则以鸾鹤飞翔于九天之上,群集于山林之间,形成了一种高贵而不失灵动的自然画面。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中阕“飞泉细答笙簧响”,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潺潺,似在回答着古时乐器笙簧的乐声,给人以清新悦耳之感。“上药时逢琥珀根”,则暗喻人生得遇良师益友,就如同在琥珀树根部采摘到珍贵的药材,珍贵且难得。这两句词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寄寓了他对友情和知遇的珍视。
下阕“餐白石,濯清泠”,描述了饮茶或饮水的情景,白石与清凉的水流相映成趣,象征着清净无垢的心灵。“移家真欲傍通明”,则是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亲近自然、追求真理的心境。“山中相业知何有,领取松风与白云”一句,更是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表露无遗,他期望能够在山林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樊增祥的这首《鹧鸪天 其八》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美好、对知识渴求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