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易为玷,寡居少完节。
宛宛令母仪,娟娟抱幽洁。
二十失所天,中道遭卼𦤞。
秉心靡他适,誓死弗回折。
高堂何巍巍,翠柏凌霜雪。
遐龄介眉寿,莫景耀黄发。
有子足侍养,有孙足娱悦。
堂前彩衣舞,堂上旨甘列。
懿德及乡闾,清风敦阀阅。
载诵柏舟诗,永言播贞烈。
贞寿堂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贞寿堂诗》是明代诗人释妙声的作品,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
《贞寿堂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释妙声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释妙声,字九皋,吴县人,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日寺,又主平江北禅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妙声可能正在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但他选择了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母亲、家庭和社会的深深感激与敬爱。
《贞寿堂诗》中“翼翼贞寿堂,肃肃贤者居”这两句描绘了贞寿堂的庄严与贤者的居住环境。这里的“鹤发母”和“霓裳而霞裾”形象地展现了母亲的威严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母亲的坚韧和智慧。
诗中的“贞节四十年,寿今八帙馀”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母亲为了家庭的生计和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默默承担了许多艰辛和牺牲。而诗人则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这些付出的感激和敬仰。
“斯堂得嘉名,请试陈厥初”则是诗人对贞寿堂命名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贞寿堂之所以得此美名,是因为其不仅体现了家庭的美德和传统,也承载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贞寿堂诗》还通过其他句子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如“大儿甫六期,小才五月馀”描述了家庭成员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家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望。而“伯为邑大夫,仲随李轻车”则反映了诗人家族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荣耀的自豪感。
《贞寿堂诗》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记录了作者家庭生活和社会经历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价值观念。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和解读,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