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回独坐忆幼男武安 其一

每日朝回对板扉,一回相忆一回悲。
阶前独步寻行迹,犹想牵衣似昔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朝回独坐忆幼男武安·其一》是明代诗人金幼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金幼孜,明代江西新淦人,以字行,名善,建文二年进士,曾任户科给事中、翰林检讨、侍讲等职。他与解缙等同值文渊阁,参与了北征的记录工作。永乐七年随成祖北上北京,八年从北征,所过山川要害,帝辄命记之。永乐二十年进为文渊阁大学士,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谥文靖。
  1. 诗作原文
  • 每日朝回对板扉,一回相忆一回悲。
  • 阶前独步寻行迹,犹想牵衣似昔时。
  1. 诗意解析
  • “每日朝回对板扉”:这句表达了诗人每天早晨返回家门前,面对板门的情景。这里的“板扉”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的木门,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宁静。
  • “一回相忆一回悲”:描述了诗人在每次回家后,都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过去的事情,感到悲伤和怀念。这里的“忆”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
  • “阶前独步寻行迹”: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家门前的台阶上走动,寻找着曾经的痕迹。这里的“行迹”指的是曾经的生活痕迹或回忆。
  • “犹想牵衣似昔时”:表达了诗人仍然希望能够回到过去,再次感受到那种熟悉的牵衣的感觉。这里的“牵衣”是一种亲密无间的表现,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这首《朝回独坐忆幼男武安·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深深留恋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