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 其九

彩仗临花屿,仙舆隔画阑。
敲冰分学士,供膳促中官。
屡得陪清赏,重来喜遍观。
微生遭盛际,霈泽海同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幼孜的《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 其九》是一首充满古韵的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金幼孜,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著称。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金幼孜的生平和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常常被后世传颂,成为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2. 诗词原文解析

  • 诗句“綵仗临花屿”描绘了一幅皇家出游的景象,彩旗飘扬,如同彩仗般点缀着花屿,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和喜庆的气息。
  • “仙舆隔画阑”则形象地表达了皇帝乘坐的华丽轿车与普通百姓之间隔着一道精致的栏杆,体现了帝王的尊贵和威严。
  • “敲冰分学士”可能意味着在游览过程中,皇帝会赐予学士们特殊的荣誉或是赏赐,以此展示皇恩浩荡。
  • “供膳促中官”则反映了宫廷中的礼仪和规矩,中官们负责供应食物给随行人员,显示了皇权的有序运作。
  • “屡得陪清赏,重来喜遍观”表明此次出游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难得的欣赏机会,许多文人墨客都有机会参与并欣赏到皇家的风采。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皇家出游的壮丽场面和皇帝的恩泽。诗中的每一个词句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如彩仗、仙舆、画阑等,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代表了封建社会的权力和尊严。
  • 整首诗通过对皇家出游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权力和荣耀的向往和尊重。诗人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繁荣盛世的图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盛世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不仅是对皇家出游的一次详细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明代社会的繁华景象以及文人对于权力和荣耀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