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仗临花屿,仙舆隔画阑。
敲冰分学士,供膳促中官。
屡得陪清赏,重来喜遍观。
微生遭盛际,霈泽海同宽。
【注释】彩仗:彩旗。花屿:指花岛,即瀛洲。画阑:指画屏。敲冰:指用冰为器,分赐群臣。供膳:指供给膳食。中官:宦官。微生:作者自称。霈泽:恩泽如雨下。海同宽:意指恩泽如同大海一样广阔。
【赏析】《和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是诗人在元代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写人。
首联“彩仗临花屿,仙舆隔画阑”。彩仗:指彩旗。《旧唐书·音乐志二》:“凡大礼,设黄麾一部,执金瓜、仪刀二十四人,幢十二,绛引幡一,绛绣伞二,朱丝障三道,紫罗伞一,白罗伞一,青罗扇一,绯罗扇二,黄罗扇二,素罗扇二,红罗扇一。”《明史·舆服志一》:彩旗者,以五色缯为之,饰以龙凤之形,其长四丈,缀以杂采,间以金珠,日晕月蚀之节则易之以五采云。花屿:花岛,即瀛洲。据《水经注》:昆明池西有方丈、瀛洲、蓬莱三山,方丈山东对蓬莱山,南对瀛洲山,西对长州山,皆古之仙山也。唐玄宗天宝年间,曾于长安东南筑方丈、瀛洲、蓬莱三山,各高三千尺。后因称三山为瀛洲,亦称方丈、蓬菜为瀛洲。画阑:指画屏风。唐时宫廷中宫殿建筑,多用彩绘屏风装饰。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画阑珠箔春犹浅,白鸟苍波水无痕。”
中唐以后,皇帝常在苑囿游览,故诗中有“仙舆隔画阑”之句。
第二联“敲冰分学士,供膳促中官”。敲冰:《晋书·王浑传》、《宋史·沈括传》都有关于敲冰的记载,说沈括曾用冰凿池,使水从冰孔中流出,而池水不减。这里借喻诗人与学士等一起赏池中的美景。供膳:即进餐。中官:宦官。《汉书·佞幸传序》:“中官侍御者,虽无功德而幸於主上。”唐玄宗时,宫内宦官势力很大,经常干预政事,甚至专断国政。因此有“中官秉笔,百司回避”之说。
第三联“屡得陪清赏,重来喜遍观”。清赏:美好的观赏。这句意思是说多次陪同皇帝来游玩,每次都很高兴看到这优美的景色。
第四联“微生遭盛际,霈泽海同宽”。微生:作者自谦之称,即微臣。《史记·留侯世家》:“沛公曰:‘子房,素善樊哙,今壮士乐毅皆亡家而奔子房,独沛公不知子房,岂太不闻耶?’张良曰:‘臣固知大王久立之义,然读《留侯书》,乃益悲之。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定安危,抚百姓,给饥寒,死生以之,吾不如子房。’”霈(pèi)泽:《诗经·小雅·甫田》:“倬彼甫田,烈祖之所营。聊发我私,献尔农夫。薄言采之,于彼新田。为此春衣,服之御冬。较之永日,百禄是遒。”毛传:“霈,大也;泽,溥也。”《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大水,民人饥馑。”李贤注引《东观汉记》说:“是岁大水,伤稼。诏令所在具食禀振乏困。”
末联“微生遭盛际,霈泽海同宽”。意思是说自己是个微不足道的人,却有幸逢到盛世,皇上的恩德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景,中间叙事,后半部分抒情,层次分明。
第一、二两联写景,描绘了皇帝出游时的盛况以及皇帝与文人学士的交往情景。
第三联叙事,写了皇帝多次来玩,每次都很高兴看到美景。
抒发了诗人对皇帝恩德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