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从京国至,复向广寒游。
琪树花争发,瑶岑翠欲流。
丹丘千岁在,紫涧四时幽。
缥缈闻仙乐,随风到殿头。

【注释】

  1. 京国:指京都。
  2. 广寒:指月亮。
  3. 琪树花: 形容树上的花朵像玉一样晶莹剔透。
  4. 瑶山:指山上的玉石。
  5. 紫涧:紫色的山涧。
  6. 丹丘: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代指仙境。
  7. 紫涧四时幽:指紫涧一年四季都幽静美丽。
  8. 缥缈 (piǎo miǎo):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9. 仙乐:指神仙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春天美景中的人间仙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首句“始从京国至,复向广寒游”,诗人描述了自己从京都出发,来到广寒宫游玩的情景。这里的“始”、“复”二字,既表现了诗人行程的开始,又暗示了他对广寒宫的向往之情。

第二句“琪树花争发,瑶岑翠欲流”。这里,诗人用“琪树”和“瑶山”来形容广寒宫的美景。琪树如玉般晶莹剔透,而瑶山则如玉石般美丽动人。同时,诗人还将“花争发”与“翠欲流”相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广寒宫中花草茂盛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三句“丹丘千岁在,紫涧四时幽”。诗人将“丹丘”和“紫涧”作为背景来描绘广寒宫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将“千岁”与“四时”相对比,强调了仙境时间的永恒不变。

第四句“缥缈闻仙乐,随风到殿头”。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想象手法,将飘渺的仙乐与风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仙乐飘飘、令人陶醉的景象。同时,诗人还将“仙乐”与“殿头”相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仙境的美丽与神秘。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人间仙境的美好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