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雁南飞日又斜,官船催发鼓频挝。
三年几作还乡梦,八月真看泛斗槎。
幽似覆盆仍望照,春回枯井也生芽。
简书可畏归须早,肯为江南滞使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霜雁南飞日又斜,官船催发鼓频挝。
三年几作还乡梦,八月真看泛斗槎。
幽似覆盆仍望照,春回枯井也生芽。
简书可畏归须早,肯为江南滞使华。
。
《送曾秋官于旸决囚江南》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选自《调元集》,全诗共四句。
江皋别后一重山,去岁离家此地还。
水阔风高无雁字,月明烟淡有蝉关。
秋官旧日同科士,囚犯新来是故颜。
却喜阳和犹在眼,江南春色正相关。
李调元(1795年—1842年),清代诗人、词人。字天池,又字灵舒,号西河,晚号鹿溪散士。广东番禺人。清嘉庆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迁至侍讲学士。因参与主考科举的“岁贡公案”事件而被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