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道中

因悲乡井异,寓目思纷纷。
野店没青草,山田种白云。
雨声连晦朔,日色变朝曛。
道有疮痍者,大安异所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安道中》是明代诗人林文俊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迁的深切感慨。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林文俊(约1470—1530),字孟善,号静闻,福建长乐人。他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作品涉及山水田园、咏史抒怀等多个题材,以表达其对生活哲理和自然美的感悟。
  1. 诗歌原文
  • 因悲乡井异,寓目思纷纷。
  • 野店没青草,山田种白云。
  • 雨声连晦朔,日色变朝曛。
  • 道有疮痍者,大安异所闻。
  1. 诗歌赏析:《大安道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乡愁与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哀愁。诗中“因悲乡井异”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环境变化的感慨;而“野店没青草,山田种白云”则描绘出一种荒凉的景象,与“因悲”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日色变朝曛”与“雨声连晦朔”两句,不仅描写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最后,“道有疮痍者,大安异所闻”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战争和社会动荡的同情与关注,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林文俊的《大安道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这首诗不仅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