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次郡推可亭韵

纸帐微融春入坐,耳根忽忽寒声堕。
火盘零乱撒不销,错落牙檐珠万颗。
碧苍岳色留年年,适与一见惊华颠。
望八之老能依然,疏短两鬓聊相研。
六一禁体容尽捐,埋名隐几樽半眠,聚星细续大苏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雪次郡推可亭韵》是林俊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1. 作者与生平
  • 诗人简介:林俊,字待用,号见素、云庄,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任云南按察副使等职。隆庆元年,追赠林俊为少保,谥贞肃。
  • 文学成就:林俊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喜雪次郡推可亭韵》便是其诗歌创作中的又一力作。此诗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独特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诗歌原文
  • 纸帐微融春入坐,耳根忽忽寒声堕。火盘零乱撒不销,错落牙檐珠万颗。碧苍岳色留年年,适与一见惊华颠。望八之老能依然,疏短两鬓聊相研。六一禁体容尽捐,埋名隐几樽半眠,聚星细续大苏篇。
  •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冬日里雪景的美丽与寒冷交织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
  1. 主题与情感
  • 自然之美:《喜雪次郡推可亭韵》不仅描写了雪的美,还通过雪后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诗中的“碧苍岳色”、“寒声堕”等词汇,都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深深赞叹。
  • 岁月变迁:诗中提到“碧苍岳色留年年”,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恒久不变的美。这种对比不仅强化了雪景的美感,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沉思。
  • 人生感慨:诗中的“望八之老能依然”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自己高龄仍能保持心态平和的自豪。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体现。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林俊善于运用各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这首诗中,他用“纸帐”、“寒声”、“火盘”、“珠万颗”等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寒冷却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从纸帐中渗透进身体的冷意和雪花落在瓦面上的清脆声响。
  • 对比手法:诗中将寒冷与美丽进行了对比,如“火盘零乱撒不销”与“碧苍岳色留年年”,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深化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 抒情方式:整首诗贯穿着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通过抒发个人的情感,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认知,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这种抒情方式,使得诗歌不仅仅是表面的描绘,而是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喜雪次郡推可亭韵》是林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和深刻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展现了林俊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作品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