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
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
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是林俊的《酬朱孔年惠菊 其二》中的第一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菊花的美丽,还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云庄,福建莆田人。他于成化十四年进士及第,曾任刑部主事等职。林俊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在《酬朱孔年惠菊 其二》中,林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好友朱孔年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