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海天亭

写易台边五粒松,古楠高竹重谁容。
亭心仙液流名派,湖面青螺立几峰。
一笑却疑天上下,两翁真似梦中逢。
对床短烛商行止,世事那堪老去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海天亭》是明代诗人林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林俊,字待用,号见素、云庄,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任云南按察副使,南京右佥都御史兼督操江,湖广、四川巡抚,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
  • 隆庆元年,追赠林俊为少保,谥贞肃。
  1. 诗歌原文
    写易台边五粒松,古楠高竹重谁容。
    亭心仙液流名派,湖面青螺立几峰。
    一笑却疑天上下,两翁真似梦中逢。
    对床短烛商行止,世事那堪老去慵。

  2. 诗句解析

  • 第一联“写易台边五粒松,古楠高竹重谁容”,描写了台边五粒松和古楠高竹的苍劲之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 第二联“亭心仙液流名派,湖面青螺立几峰”,通过亭中心的仙露和湖面上的青螺形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第三联“一笑却疑天上下,两翁真似梦中逢”,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惊喜与梦幻感。
  • 第四联“对床短烛商行止,世事那堪老去慵”,反映了诗人在晚年对世事的厌倦和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宿海天亭》不仅是林俊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艺术表现,也是明代文人文化氛围和生活哲学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