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羊有感

三年梦绕五羊津,重到秋风起白蘋。
在昔繁华付流水,而今寂寞问苍旻。
沈鱼过雁皆知我,碧海丹山自可人。
为语贪泉何日竭,庶令清惠泽斯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五羊有感》是明代诗人林廷选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重游广州五羊观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受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下面将简要介绍作品:

  1. 作者简介:林廷选(1450—1526),字舜举,明福建长乐人,成化十七年进士。曾任苏州府推官、御史,后迁任大理寺卿、右都御史、南京工部尚书等职,正德中因政绩显著,曾升为右都御史并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地方。九年后,林廷选卸任南京工部尚书并致仕,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2.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节选:三年梦绕五羊津,重到秋风起白蘋。 在昔繁华付流水,而今寂寞问苍旻。
  • 译文注释:三年后我又一次来到五羊港,秋风起时岸边的白蘋飘落。过去那里繁华如锦现在却只留下寂寞的问答苍茫。
  • 作品赏析:《过五羊有感》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感叹。诗中的“三年梦绕五羊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在昔繁华付流水”则反映了现实的荒凉与变迁;“而今寂寞问苍旻”则揭示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失落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广阔,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担忧和期盼。
  1. 背景及创作背景:《过五羊有感》的创作背景是诗人重游广州五羊观时。五羊观是广州的著名古迹之一,也是诗人心中的一处重要地标。在重游此地时,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慨。
  2. 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在昔繁华付流水,而今寂寞问苍旻”两句,将过去与现在的繁华进行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白蘋”、“沈鱼过雁”等意象,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和诗意。
  • 抒情手法:诗人通过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诗歌充满了真挚而深沉的情感色彩。
  1. 文化意义:《过五羊有感》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兴衰、历史沧桑的关注和思考,也体现了他们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2. 现实意义
  • 历史教育: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思考,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 文学欣赏: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和灵感来源。

《过五羊有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社会责任。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