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梦绕五羊津,重到秋风起白蘋。
在昔繁华付流水,而今寂寞问苍旻。
沈鱼过雁皆知我,碧海丹山自可人。
为语贪泉何日竭,庶令清惠泽斯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五羊城(广州)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繁华逝去的感慨以及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过五羊有感 - 路过五羊,即广州市的五羊石像所在地,有感于这里的变迁。
三年梦绕五羊津 - 三年来,我一直在梦里围绕五羊津徘徊。
重到秋风起白蘋 - 再次来到秋天,看到秋风起时水面上飘着的白蘋(一种水草)。
在昔繁华付流水 - 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如同流水般消逝。
而今寂寞问苍旻 - 现在显得十分寂寥,我不禁向苍天发问。
沈鱼过雁皆知我 -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些美丽的事物都已经知道我的心志。
碧海丹山自可人 - 清澈的海水和神奇的仙山都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为语贪泉何日竭 - 请问贪泉何时才能枯竭?这里暗指贪腐之泉永无止境。
庶令清惠泽斯民 - 希望这股清新的恩赐能够惠及百姓。

译文:
三年梦中总萦绕着五羊津,秋风起时又见到水上漂浮的白蘋。曾经繁华的景致已如逝水流去,现在孤独地询问苍天。那些能沉鱼落雁的美丽人物都了如指掌,而那清澈见底的大海和神奇迷人的仙山更让人向往。请告诉我贪泉何时才能枯竭?但愿这样的清风明月能普照百姓。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任广州刺史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切感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繁华与寂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和人生易逝的感慨。同时,他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寄托了对清廉政治的期望,希望社会能够像清澈见底的海和神奇的仙山一样美丽,让清正廉洁成为社会的普遍风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