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 其三 八首

扰扰劳生,飘飘过客,天地古今逆旅。
沧海尘飞,南山石烂,乌兔几时能住。
野马光阴,浮沤宇宙,何异草头微露。
有几人、了了惺惺,识破死生之故。
看古来、事业功名,荣华富贵,毕竟在于何处。
奔走无休,机关未定,华屋几成坟墓。
醉里乾坤,闲中岁月,此是稳行平路。
倩谁人、唤起庄周,斗酒与谈玄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武慢 其三八首》是由林鸿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林鸿(1398—1460),字子羽,号樵风,福建福清人。他洪武初年被荐举为人才,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尽管在仕途上有着不错的起点和上升空间,但林鸿似乎并不太热衷于官场的生活,因此在未到四十岁便选择辞官归隐。
  • 作品流传:林鸿工诗,是闽中十才子之首,他的诗词作品多达569篇,可见其文学成就颇为可观。林鸿的词作在当时也颇有影响力,如《苏武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 词牌名解析:《苏武慢》作为词牌名,属于“大石调”,又名“选冠子”“选官子”等。它共分为十六体,以周邦彦词为其正体。
  1. 词作主题
  • 哲学思考:林鸿通过《苏武慢》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宇宙本质的深度思考。词中的“扰扰劳生”和“天地古今逆旅”暗示了人生无常和历史的流转。
  • 宇宙观念:词中提及“沧海尘飞,南山石烂”等意象,反映了一种对于宇宙自然法则的认知,强调万物终将归于尘土,生命如同过客一般短暂。
  • 人生观态度:通过对生死哲理的探讨,《苏武慢》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到心灵的安宁。
  1. 艺术特色
  • 语言韵味:《苏武慢》的语言风格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音乐性和画面感。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整首词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意象运用:林鸿在《苏武慢》中巧妙地运用了诸多意象,如“野马光阴”,“浮沤宇宙”,这些富有哲理的比喻,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
  • 情感表达:虽然林鸿并未直接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但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进程的描写,间接地透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理解。
  1. 文化影响
  • 历史地位:《苏武慢》作为林鸿的代表作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这首词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词的体裁,也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传承意义:林鸿的词作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传唱,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学者和文人通过研究林鸿的词,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 社会反响:林鸿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其词作不仅在文艺界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普及。
  1. 文学价值
  • 思想深度:《苏武慢》以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
  • 艺术造诣:林鸿在艺术表现上的独到见解和精湛技巧,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文学珍宝。
  • 文化贡献:林鸿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建树,更在文化层面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影响了后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林鸿在《苏武慢 其三八首》中所展现出来的深邃哲思和对生命的独到感悟,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诗词的内涵,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个人修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