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石清逸

久为泉石人,了与世尘绝。
朝飧清涧霞,夜弄碧萝月。
扫石奏吾琴,寻泉饭胡麻。
长谣古苔篇,似是仙人家。
陶令归栗里,安石栖东山。
心将槁木灰,迹与浮云闲。
有时穷跻攀,落日更吟眺。
碧草藉醉眠,玄猿引长啸。
冥栖笑流俗,何用寰中名。
千秋放意气,永极云霞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泉石清逸》是明代诗人林鸿的一首著名诗作,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平和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基本信息
  • 《泉石清逸》的作者是林鸿,字子羽,是明代福建福清人,被尊称为“闽中十才子之首”。他于洪武初年以人才荐入选,曾担任将乐县学训导,后官至礼部员外郎。林鸿性情落拓,不善仕途,未至四十便辞官归隐山林,过着闲适的生活,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一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1. 内容分析:《泉石清逸》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宁静画面。诗中“久为泉石人,了与世尘绝”两句表明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自然美的深深眷恋。接下来的句子如“朝飧清涧霞,夜弄碧萝月”、“扫石奏吾琴,寻泉饭胡麻”等,生动地展现了他在自然中的活动,通过这些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物欲,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此外,“长谣古苔篇,似是仙人家”一句更是赋予了这首诗一种神秘而又超凡脱俗的气质,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空间。

  2. 文学价值

  • 从艺术手法而言,《泉石清逸》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音乐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在思想内容上,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还透露出其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尤其是对名利看淡、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
  • 该诗的艺术成就在于其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使得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带有梦幻色彩的艺术世界。
  1. 文化意义
  • 《泉石清逸》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展示了明代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
  • 这首诗对于研究明初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探讨文人如何通过诗歌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方面。
  1. 后世影响
  • 《泉石清逸》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研究,多次被引用和讨论,成为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文本之一。
  • 它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文学领域,也影响了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和音乐等,激发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1. 现代解读
  • 在当代,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和欣赏《泉石清逸》,比如参加诗歌朗诵会、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参与诗歌创作工作坊等。
  • 现代读者可以从这部作品中汲取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平衡生活的灵感。

《泉石清逸》不仅是林鸿个人的代表作,也是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的美学特点和哲学意蕴,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