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陆隐君不遇

结屋依两崖,疑是秦人家。
不见山中人,风落青松花。
扫石调素弦,寻泉饭胡麻。
愿因玉麒麟,缄书投紫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陆隐君不遇》是明代诗人林鸿所作,创作于明代。此诗描绘了隐士清闲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林鸿(约1498年—1560年),字子羽,号莲峰居士、闽山樵人等,福建长乐人,明代文学家。他在仕途不顺后,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与杨慎、张煌言并称“明三大家”。其著作多涉及山水、田园、隐逸等题材,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1. 作品原文
  • 结屋依两崖,疑是秦人家。不见山中人,风落青松花。扫石调素弦,寻泉饭胡麻。愿因玉麒麟,缄书投紫霞。
  1. 内容解析
  • 结屋依两崖,疑是秦人家:描述了隐者居住的环境,周围环境优美,如同秦人家一般,充满了宁静和谐的气息。
  • 不见山中人,风落青松花:描绘了山林中的寂静,即使有人经过也会悄然无声,只有风和落下的松花为伴。
  • 扫石调素弦,寻泉饭胡麻: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通过弹奏古琴和寻找泉水来维持日常生活,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 愿因玉麒麟,缄书投紫霞:表达了隐者的期待和愿望,通过寄出信物或书信到远方的友人处,希望得到回应。

林鸿的《访陆隐君不遇》不仅展示了明代隐士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