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得攀杨柳寄故人胡大

东风吹绿正依依,欲折长条愧别离。
苏小门前人散后,霸陵桥上燕来时。
飞花荡漾随征棹,乱叶飘飘泛酒旗。
只恐化萍春又去,好将一曲寄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得攀杨柳寄故人胡大》是明代诗人林鸿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林鸿(约1450—1523年),字长卿,号鸣盛,福建莆田人。明代文学家、画家,与杨慎、张煌言并称“明三大家”。他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为主,兼有咏史怀古之作。
  • 生平经历:林鸿曾官翰林院修撰,后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其一生坎坷,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和艺术实践。他的作品多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1. 诗句原文
  • 东风吹绿正依依: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拂过,万物复苏,绿色的柳枝随风摇曳,显得生机勃勃。
  • 欲折长条愧别离:表达了诗人想要折下长条的柳枝,却又因为要离别而感到愧疚的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时刻的不舍与无奈。
  • 苏小门前人散后:苏小门是古代苏州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隐喻诗人离别后的情景。人散后意味着朋友或亲人已经离去,留下了诗人独自面对。这种离别的场景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 霸陵桥上燕来时:霸陵桥是古代长安城附近的一座桥,这里用来象征诗人所处的离别之地。燕子归来,暗示了春天的来临,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飞花荡漾随征棹:这里的“荡漾”形容花朵在空中飞舞的样子,随着船桨的动作轻轻摇摆。这描绘了一幅春天里水面上飘动的花絮画面,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 乱叶飘飘泛酒旗:树叶纷乱地飘落,随风飘动,而飘荡的酒旗则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暗示着即将到来的聚会或宴会。这句诗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1. 诗歌赏析
  • 情感真挚:林鸿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离别时的感伤和不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情感真挚感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意境深远:全诗以杨柳为媒介,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但又稍纵即逝的世界。这种意境深远的描写,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美感。
  • 语言优美:林鸿的诗歌语言清新脱俗,韵律感强。他善于运用叠词、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咏得攀杨柳寄故人胡大》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古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抒发离愁别绪,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