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别思图

无诸城下送行舟,满座诗人赋远游。
归梦不离秦苑夕,客程多在越乡秋。
江枫叶落填沙岸,塞雁声寒到驿楼。
会见使君簪冕贵,未应华发老沧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江别思图》是清代画家万寿祺创作的墨笔山水画,描绘了一幅远山近水、小舟航行的景色,通过这一画面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以下是对这幅作品的具体介绍:

  1. 画作内容
  • 画作主要展示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水景,远山如黛,近水涟漪,一叶小舟在江面上悠然前行。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中国文人画中的“留白”美学,也象征着友人离去后的空寂与思念。
  • 小舟上的乘客或为画中人物,或为现实中的人物,其身份未明确说明,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期待感。他/她或许就是那个曾经在旧都与万寿祺相遇的顾炎武。两人之间的相遇、相知,以及随后的分别,都被巧妙地融入了这一幅画之中。
  1. 创作背景
  • 此画创作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时值万寿祺送别顾炎武。这一事件本身充满了深厚的友情和时代变迁的感慨。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画家对朋友的不舍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 卷末的长题更是透露出画家的内心世界。长题中万寿祺表达了对于顾炎武的异名之疑,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道路的选择。

《秋江别思图》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一份承载深情厚谊的文化遗存。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传达了画家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